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双方需要确保彼此权益得到保障,其中包括结清工资。因此,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应立即进行工资结算。不能无故恶意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有拖欠,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提出诉讼,申请制裁。
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双方需要确保彼此权益得到保障,其中包括结清工资。因此,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应立即进行工资结算。不能无故恶意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有拖欠,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提出诉讼,申请制裁。
离 职 后 工 资 如 何 结 算 ?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离职后工资的结算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按劳动合同规定结算:在劳动合同中,通常会规定离职员工工资的结算方式。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单位应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以及绩效等因素,合理确定离职员工的工资。
2. 按实际工作年限结算:如果员工的工作年限不满1年,则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工资;如果员工的工作年限满1年但不满2年,则按1.5倍的工作时间计算工资;以此类推。
3. 按法定节假日及休息日安排工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及休息日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4. 按职工福利费结算:有些单位可能会按照职工福利费的有关规定,对离职员工进行工资的结算。
5. 按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结算:如果员工因单位原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对离职员工进行工资的结算。
总之,在离职员工的工资结算过程中,单位应充分尊重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离职员工的工资结算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离职员工的工资结算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充分尊重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离职员工的工资结算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应立即进行工资结算,不能无故恶意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有拖欠,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提出诉讼,申请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全文83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