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馅饼一大把"生死合同"不能签识破陷阱有八戒
时间:2023-06-09 10:24:49 50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是求职招聘的高峰时期,同时也是各种以招聘员工为名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多发期,求职心切的广大求职者应警惕招聘陷阱,在新的一年有个好的开始!

陷阱一:街边小广告骗钱

在街边的电线杆、电话亭上,经常贴有一些不法分子用不干胶纸片印刷的招聘广告,由于薪金优厚且要求不高,往往令农民工心动。

实际上,街边小广告大都是骗钱的,张贴这些招聘广告的公司大都没有营业执照,每到节后的用工高潮到来时,黑职介人员就会满街转悠,看到商场、酒店、铺面门口有招聘广告的,就赶紧抄下来。回来后,稍加整理,就成了自己的客户资源,然后他们用抄来的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上当。收完钱后,就关门走人。

陷阱二:生死合同不能签

现在,劳动者的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动合同中所应具备的条款。

从事建筑等行业的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内容,发现有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安全,出现安全事故厂方不负任何责任等条款的生死合同,千万不要签。

陷阱三:慎对老乡介绍

当前,一些骗子往往以老乡给老乡介绍工作为由,采取私刻公章、伪造招工手续等手段专门坑害老乡及熟人。

因此,遇到老乡介绍工作,一定要先打电话到招聘单位,核实其是否委托此人来招工。再通过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查明用人单位是否在招工,待一切证实后再决定是否应聘。

陷阱四:谨防下套合同

现在的招聘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职业介绍,他们串通皮包公司与求职者签订合同,要求求职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以各种理由予以辞退,因为不少职介承诺所谓的交一次费半年内有效,意思是只要在半年内为求职者介绍了工作,求职者就没有理由投诉,但是想退钱,绝对不答应。遇到这种故意踢皮球的黑心中介,不少求职者最后无可奈何地选择离开,正中黑心职介的下怀。

求职者在交中介费时,要与中介签订书面合同,约定介绍成功的具体时间,应聘时应问清楚用工单位的具体情况,看其有无资质和规模,不可轻易就交中介费,发现对方有故意踢皮球的情况,要及时向工商12315投诉或劳动部门投诉维权。

陷阱五:盗取个人信息

节后求职群体中也有部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处世经验。

不法分子会以各种方式骗取毕业生的家庭电话,打电话联系其家长,谎称该求职者在某地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要求其家人将款项汇到某账号上。

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提醒:身份证号码、住宅电话、家庭成员等信息不要轻易透露给他人,而用人单位扣押身份证等做法也是违法的。

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盗取,要及时报案。

陷阱六:去偏远地方面试

不法分子以公司招聘的名义通知求职者前往公司面试,再以公司地处偏僻为由,主动派车(多为摩托车)接送,在偏僻处假借要与工作人员联系为由,抢夺求职者手机与财物。求职者最好先核实是否有该公司招聘,再应聘为好。

陷阱七:招聘前先体检

不法分子与不法医院、医疗所勾结串通,以招聘先需要体检为由,告诉求职者已被录取。

要求职者到指定医院体检,再让求职者交纳数十元、数百元不等的体检费用后,或让求职者等待录用通知或说求职者身体不合格,最后不予录取,给求职者带来经济损失。

陷阱八:岗位名称有猫腻

急招助理、内勤、办事人员不少招聘启事上都会这样写。乍看之下,招聘岗位应该是文职或助理类,不会有人联想到销售员、业务员。于是,不少应聘者就兴冲冲地前去面试了。

直到上班当天,突然发现:原来这工作没有底薪,没有福利,彻头彻尾就是一个销售员的工作,只好大呼上当!有的企业就是玩着文字游戏,把岗位名称稍稍加工一下,就把销售员变成了市场助理,就轻松钓来大鱼小鱼一箩筐。

八招教你防范求职陷阱

若非必要最好不留家庭电话

填写个人简历时,请不要在规定的表单以外的地方填写你的联系方式,这样会使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联系方式,从而导致不安全的情况发生;强烈建议求职者只留本人联系电话并保持畅通,勿长时间关机,若非必要最好不留家庭电话。

在接到企业面试通知时请特别注意

在收到招聘单位的面试邀请电话时,务必核实该企业的资料;对方如果用移动电话与你联系时,必须索取对方的固定电话,面试前尽量通过对方的固定电话预约面试时间和了解企业信息。

请认真确认面试地点,正规单位招聘一般会将招聘地点设在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要警惕;千万别轻信招聘者在指定的街道或酒店接待,应该自己主动找到招聘单位所在办公地址或办事处。

绝大多数招聘单位不会主动派车去接应聘者,应聘时勿与陌生人到偏僻地方,勿将手机等财物借给陌生人。

体检不能指定

如遇到单位要求必须体检才能上岗的,请求职者注意:单位不应当指定医院,而此类医院也不应该是私立医院或者诊所。

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

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区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不轻信许诺到外地上岗

对外地企业或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高薪招聘,不论其待遇多么好,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轻信他的口头许诺,否则会吃大亏,被骗工骗钱甚至被人贩子骗卖,悔之晚矣。

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

求职者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应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

在求职者正式进入单位之前,想方设法加强对企业的了解以免误入骗子设下的陷阱。比如:注意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

发觉被骗,及时报案

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局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但由于劳务诈骗往往涉及公安、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求职者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投诉部门,若被投诉对象为合法机构,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大,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签订劳动合同要三看

与用人企业签合同时,求职者要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须签书面合同,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

全文2.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求职招聘 最新知识
针对职位馅饼一大把"生死合同"不能签识破陷阱有八戒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职位馅饼一大把"生死合同"不能签识破陷阱有八戒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