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发放工资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用人单位在超过一个支付周期仍未发放工资时,劳动者可以采取法律行动。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且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用人单位应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否则构成拖欠工资。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延迟发放工资通常在超过一个支付周期仍未发放时,您可以采取法律行动。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可以起诉。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工 资 支 付 日 期 有 规 定 吗 ?
根据我国的《劳动法》第四十二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工资支付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支付足额和及时支付的原则。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了工资支付应当遵循按日支付的原则。因此,工资支付日期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依法申请仲裁、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延迟发放工资是一种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利采取法律行动。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且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否则,用人单位将构成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采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依法申请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