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2、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到法院起诉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进行劳动仲裁,当然诉讼也是其中的一种处理方式。
一、劳动者受工伤如何处理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的处理方式有调解、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等。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要起诉劳动纠纷的,一般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则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准备好起诉状和证据资料等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一般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发生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如果当事人任何一方对裁决不服,则应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二、劳动仲裁后一年内可以起诉吗
劳动仲裁后一年内不可以直接起诉。劳动仲裁后要提起诉讼必须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
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受15天限制)。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当事人对劳动争议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三、工伤可以直接起诉吗
工伤待遇赔偿纠纷,在我国属于劳动争议范畴,是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都必须先要走仲裁前置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因此,要就工伤赔偿问题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现经过下列程序才可以起诉:1、必须先要申请工伤认定,在工伤认定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凭工伤认定决定书,后认为伤情严重的,还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获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2、凭认定工伤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病例资料等证据,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履行工伤待遇赔偿的前置程序;3、如果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裁决结果不服,必须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