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经营困难、拖欠工资时如何维权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的,职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然后采取以下措施(法律途径):
(1)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监督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要注意时间节点非常重要。申请仲裁的,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三)应当通过诉讼解决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在仲裁后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属于拖欠劳务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二,法律如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认定经营困难,企业严重经营困难的认定,可以是法院作出的重整宣告,也可以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的,企业提供的证明企业符合地方政府规定标准的财务证据,被人民法院宣告正在依法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有严重困难,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确需裁减人员的,第三条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应当对下岗人员进行培训或者提供就业帮助。
第四条用人单位确需裁减人员的,按下列程序办理:(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供生产经营情况;(二)提出裁减计划,包括裁减人员名单,依照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的规定,裁减职工的时间、实施步骤和经济补偿措施
(三)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对裁减职工计划的意见,(四)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计划和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用人单位应当正式公布裁减职工计划,与被裁减的职工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给员工本人支付经济补偿,并出具减薪证明
工资标准确定后不能减薪
事实并非如此。用人单位确有经营困难的,可以依法降低工资标准,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用人单位有经营困难的,依照《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降低工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自主确定工资分配和工资水平,在签订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提前实施
3.减薪必须统筹实施。用人单位减少部分员工或其中一名员工的工资是违法的
全文85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