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便是劳动关系,只有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才要受劳动法律的规范,才要适用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不存在劳动关系,就谈不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谈不上劳动法律的适用,因此劳动合同法首先研究的就是劳动关系什么时候成立。
所谓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将实际用工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准有其合理性,是劳动关系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标准是实际提供劳动。换言之,只要劳动者实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实际用工,就建立了劳动关系。不论劳动者是否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将受到同等的保护,这种理解实际上否定了原来实践中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而我们的劳动关系建立方式也分为以下三种:
1、劳动者在实际提供劳动的同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实际提供劳动的同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签订期、劳动关系建立期和实际提供劳动期三者是一致的。
2、书面劳动合同签订在前,实际用工在后
书面劳动合同签订在前,实际用工在后的,劳动关系自实际提供劳动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的建立后于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日起,劳动关系建立日期之前的书面劳动合同只具有合同效力,如果合同一方违约,按照民法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
3、实际用工在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后
实际用工在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后的,劳动关系早于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建立不受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影响。本法还专门针对这种情形作了规范,通过经济措施,促使用人单位早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七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己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此,对于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而言,不能因为劳动者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拒绝加以依法保护。
所以,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是根据实际用工时间来确定,在明确了这样的一层含义之后,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便不会再受这样的困扰,也不会被一些不法公司所欺骗,当然,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劳动法来约束不讲道理的职工。
全文90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