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虎年以来,政府土地调控政策的效果渐显,遏制囤地、处置闲置土地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在各大城市展开,一些城市的楼面地价出现了小幅回落,同时土地出让方式也在部分大城市中悄悄酝酿变革,而这将对稳定房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年2月,全国土地供应都偏少。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统计显示,70个重点城市共成交土地634宗,环比减少22%,同比增加63%;成交土地面积392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同比增加201%。数据还显示,2月民营企业拿地更为积极,在成交总价前10的地块中,仅两宗被国有企业拿下,其余8宗被民营企业竞得。
京沪实施出让新方式
从目前各地交易情况来看,土地出让价格出现了回落迹象。而在北京、上海,土地出让方式率先实施变革。
2月24日,在北京,龙湖地产以45.4亿元拿下朝阳区常营居住用地,这是北京首次采取暗标的方式出让住宅用地。政府此举是为了避免现场拍卖产生的不理性行为,抑制高价地产生。
2月1日,上海土地出让“预申请”制度首单进行投标,此次投标采用“先招后拍”方式,提前公示土地出让计划和出让地块的详细信息,并接受开发商申请,在政府认可其出价后再履行拍卖。结果,上海证大以92.2亿元拿下外滩8-1地块,楼面地价每平方米34366.5元,此价格略低于此前媒体预计的百亿元以上价格。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遏制高地价、为企业之间创造有序竞争创造了条件。
开发商加快土地储备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数据还显示,2月,多个城市土地交易量同比翻番。住宅用地需求强劲,2009年良好的销售业绩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开发企业在2010年有较为充沛的现金流增加土地储备。
在10个重点城市中,只有广州、深圳因受供应影响没有新的住宅用地交易,其它8个城市交易较为活跃,除天津以外,其它城市成交量均大幅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武汉成交住宅用地246万平方米,上海成交158万平方米,重庆成交51万平方米。上海、北京、杭州、南京、重庆、天津、成都7个城市的住宅用地,1-2月溢价水平大幅超过2009年的平均水平;2月北京、南京、杭州溢价较高,位于70%-130%之间。
平抑地价需加强调控
今年各地都在酝酿土地出让方式变革,这将是各地政府积极寻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尝试。
业内人士呼吁,尽管2月楼面地价出现了小幅回落,但土地出让方式还不完善,存在着许多瑕疵。尽管土地的成交价格与实际的房价不一定成正比,但为创造有序、良好的土地市场招拍挂方式,有效平抑土地价格,还须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措施,来稳定房地产市场。[来源:文汇报]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