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劳动者在工资拖欠、劳动纠纷等问题中的维权途径。劳动者可以前往当地劳动监察投诉,也可以在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对于个人工作,不是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个人上司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1.劳动者可以前往当地劳动监察投诉;
2.劳动者也可以在当地劳动局(即人社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发放工资。二、给个人工作,不是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个人上司,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法院起诉个人上司: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近年来,随着劳动法的不断完善,劳动纠纷也逐渐增多。而这一次,一起劳动纠纷案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据报道,一名女子起诉自己的上司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而这位女子在起诉书中表示,她的上司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拖欠着她劳动报酬。据她所述,她的上司拖欠的工资数额高达数万元,而她不得不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加处罚款。同时,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还可能导致劳动者失去工作,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
因此,对于这名女子起诉上司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我们应该支持她的诉讼,并要求用人单位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同时,我们也要提醒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违法行为,切勿轻易尝试。
劳动者应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可以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或劳动仲裁申请仲裁。同时,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第七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如果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一般,具体的发薪日期是由双方约定,法律上没有强制性的规定。那么,只要单位每月支付一次就是合法的,至于当月还是上月没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只要你所在单位都按时支付了你的工资,即使是在后一个月发上一个月的工资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