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有一种事实行为叫做'不当得利'。工资多发的部分就是'不当得利',当事人有返还财物的义务。也就是说工资多发不退不算违法。但属于不当得利,用人单位要求退还的,应当退还。
一、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3年。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二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益人,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时效才能起算。
二、不当得利多少才可以立案
我国法律目前没有对不当得利金额作出明确规定,只要是不当得利,都可以立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
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不当得利的具体特征根据如下: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当得利之债的基本内容便是受损人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该项请求权以使得利人返还其所受利益为目的,非以相对人所受损害的填补为目的。所以,如果受益人的利益超过了受损者的损失,受益人只在损失的限度内,负返还义务;如果受益人的利益较受损者损失小,受益人也只于受益的限度内负返还义务,但受益人主观上为恶意的,受损者得请求损害赔偿。
三、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有什么
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如下:
1、不当得利债务发生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有义务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得的利益,受损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和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2、不当得利债务的对象是返还所受利益的支付,在支付方式上,由于利益形式的不同,存在差异;
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义务和受害人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
4、在不当得利债务中,债权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