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需要和用人单位而不是老板个人签书面的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最迟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要求最多11个月的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一、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劳动法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二、关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14、82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
5、6、7条的规定,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各有不同,《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在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经济上的严重不利后果一一双倍工资,以此来解决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的问题。
但考虑到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需要一定的周期,尤其是在大量招用劳动者时),《劳动合同法》在确立书面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唯一合法形式的同时,也规定了1个月的宽限期,用人单位在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均为合法,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才开始承担双倍工资的不利后果。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工资是指包括加班工资在内的所有应发工资。
全文67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