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又称民工,中国大陆特有词汇。这些年来,农民工的阶层定位并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人们都习惯于把农民工与农民相提并论,似乎农民工与农民没有什么区别。是的,尽管中国的农民工已经有多年的坎坷历史,但由于二元体制和二元社会的障碍,农民工一直作为农民的一部分,与农民、与农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必须看到,农民工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正在迅速从农民阶层中分离出来。
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农民工定义。李培林仅仅对流动民工这个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一是在地域上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的流动;二是在职业上从农业向工商服务等非农产业的流动;三是在阶层上从低收入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向比其高的职业收入阶层流动。(李培林,1996年)
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政策实施的结果,共有时代的局限性;农民工是一个共有歧视性的概念,是一个不利于社会主义本质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实现、不利于人与社会、城市与工业发展的概念。总之,农民工是一个不宜再提的概念。
坦率地讲,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来农民工一直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而工作和生活着,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许多农民工的生存境况令人堪忧。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工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身份社会的受害者。
农民工现状
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对正在城镇务工和返乡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收入方面,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元至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元至500元的占29.26%,500元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
调查当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没有签订的占了30.62%,有15.68%的农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
调查显示,农民工工资领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按月领取,为60.37%;另一种方式是按年领取,为28.02%。在被调查者中,基本能按时领取工资的达到47.78%,有时延期和经常延期的比例达到35.68%和15.68%。
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在被调查者中,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以内的仅占13.70%,8小时至9小时之间的达到40.30%,9小时至10小时之间和10小时以上的分别占23.48%和22.50%。
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工伤保险,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等等没有什么保障,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近年来出现的诸如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讨薪等等事件。国家正在努力解决农民工中存在问题,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他们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