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时,若员工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老板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赔偿部分。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员工离职时,如果员工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老板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赔偿部分。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工 资 扣 除 的 底 线 : 2 0 % 还 是 3 0 % ?
工资扣除的底线:20%还是30%?
在市场经济中,公司为了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通常会给予员工一定的工资奖金作为激励。然而,这些奖金在扣除个人所得税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底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而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税率则分为7个级别,分别是3%至20%、21%至25%、30%至35%、45%至55%、10%至15%、15%至20%、21%至25%。
那么,工资扣除的底线到底是20%还是30%呢?根据个税法的规定,公司向员工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0%的范围内,可据实扣除。因此,工资扣除的底线为20%。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超过20%,公司仍需按照20%的税率进行扣除。此外,如果员工工资、薪金所得中包含了社会保险费等,公司还需将这些费用也纳入个税的计算范围。
总之,在计算工资扣除时,公司需遵循个税法的规定,确保员工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20%的扣除底线。
员工离职时,如果员工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老板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赔偿部分。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扣除的底线:20%还是30%?在市场经济中,公司为了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通常会给予员工一定的工资奖金作为激励。然而,这些奖金在扣除个人所得税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底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而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税率则分为7个级别,分别是3%至20%、21%至25%、30%至35%、45%至55%、10%至15%、15%至20%、21%至25%。因此,工资扣除的底线为20%。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