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拖欠或无故扣除了劳动者工资,需要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若未能按时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采取举报、申请仲裁或直接起诉等方式处理。
以下是拖欠工资的赔偿规定:
1.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无故扣除了劳动者工资,除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要额外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如果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差额部分。
工资拖欠的处理办法有: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单位拖欠工资怎么赔偿?
单位拖欠工资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利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以依法进行维权。
如果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向单位提出书面要求,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2. 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单位支付。
3. 如果单位仍然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4. 如果单位仍然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劳动者也应该积极与单位进行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结语:根据上述规定,劳动者有权利要求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如果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多种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包括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劳动者也应该积极与单位进行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