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劳动合同中规定了最低工资,但这仍然属于合法范围。原因在于,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在合同中通常已经固定,不会随着个别情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绩效工资是浮动工资,可以不在劳动合同中具体约定。如果因为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发生纠纷,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虽然劳动合同中规定了最低工资,但这仍然属于合法范围。原因在于,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在合同中通常已经固定,不会随着个别情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绩效工资是浮动工资,可以不在劳动合同中具体约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签订补充协议,约定绩效考核方案及绩效工资;2、如果因为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发生纠纷,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绩 效 工 资 是 否 可 以 在 劳 动 合 同 中 具 体 约 定 ?
根据我国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绩效工资是员工根据其工作业绩、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因素,获得的与岗位相关的工资。这两部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约定绩效工资,但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并未具体约定绩效工资。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工资支付原则,明确工资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支付足额和及时足额支付的原则。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约定工资,但未按照法律规定足额支付,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绩效工资可以在劳动合同中具体约定,但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足额支付。
虽然劳动合同中规定了最低工资,但这仍然属于合法范围。原因在于,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在合同中通常已经固定,不会随着个别情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绩效工资是浮动工资,可以不在劳动合同中具体约定,但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约定工资,但未按照法律规定足额支付,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绩效工资可以在劳动合同中具体约定,但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足额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