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须知对贫困儿童来说贫困就是他的隐私
时间:2023-06-07 08:02:11 230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11年过去了,如今再看大众传媒,卜卫依然忧心。

中国青年报:现在还有很多媒体没有意识保护未成年人吗?

卜卫:对。去年汶川地震时,我看到有个电视记者问一个孩子:你跑出来了,你有没有同学死了?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像这样专找人家最伤心的事来说,绝对是很大的伦理问题。在采访感染艾滋病的儿童时,有个记者使劲扳着一个女孩的脑袋说:你长得多漂亮啊,你看一下镜头。这类做法,让我觉得太可怕了。这些记者根本没有新闻报道必须尊重儿童、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

再比如有关反拐、强暴的报道,经常被做得耸人听闻,这样收视率是高了,但对于妇女儿童,这是很坏的新闻。

中国青年报:最近,还有报道让您感觉有类似问题吗?

卜卫:有问题的报道每天都有,只要我看就一定会发现。不管多大牌、多主流的媒体,照样会犯这种错误。比如有条新闻,拍一群城市孩子到农村,和贫困家庭孩子联谊。城里孩子对记者说:他们家真穷,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条件。这条新闻忽略了贫困儿童是何感受,他愿不愿意小朋友和记者到他家来?记者须知,对贫困儿童来说,贫困就是他的隐私。

中国青年报:这种报道应该还是征求过孩子意见的吧?

卜卫:我感觉没有。再说孩子小,很难判断这样的报道对自己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记者应该征求孩子或监护人同意,事先提醒他,这个报道可能对你有哪些不好的影响,他接受才可以。当然,这会增加采访难度,但这是必须要做的,这是一个原则。

曾有记者提出:可不可以牺牲一个孩子,为了让更广大的孩子受益?这在伦理上是绝对不可以的。任何记者都没有权力决定牺牲谁,每个人都应该受到保护。并不是说这些议题不能报道,记者可以用其他更能体现深度报道精神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直接呈现。

中国青年报:那一些暗访、偷拍等报道形式,在面对未成年人时该怎么办?

卜卫:一定要重新考虑,面对孩子,好多过去的规则都需要改变。有些记者去报道童工,偷拍可以,但播出时要打马赛克。当你要面对面采访孩子时,必须征得他同意,告诉他采访会给他带来什么好的和不好的影响,让他自己做决定。如果他太小无法做决定,应该让他父母做决定。

中国青年报:新闻是追求快速报道的。

卜卫:再快,也不能以伤害人为手段。谨慎一点可能会影响报道效率,但是值得。因为,人最重要。这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伦理。

中国青年报:雷区这么多,记者到底该怎么采访儿童?

卜卫:据我所知,国内一些记者已经做了积极的探讨。他们尝试通过自律和自我培训,在媒体报道中保护儿童权利。国际记者联盟有些报道规则,也可供我们借鉴。比如:有关儿童事项的报道,应尽量采访儿童;媒介不能利用儿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更不能将己见强加于儿童,要鼓励儿童说真实想法;报道涉及儿童名字和意见时,应征得本人或监护人同意;尊重儿童的匿名权、隐私权和人格尊严;保护困境儿童的尊严,特别是不幸受伤者和死亡者;不能公开受暴者裸照,不能使用衣不蔽体或受暴者处于窘态的照片;从保护儿童出发进行严肃、准确的报道,消除所有试图使读者兴奋的细节或描述,避免责备受害人,等等。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童工
    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算作童工,即是未满十六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未成年人。无论任何单位雇佣童工都将受到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严禁使用童工,某些特殊行业录取未...
    更新时间:2024-01-23 09:15:07
查看童工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童工 最新知识
针对记者须知对贫困儿童来说贫困就是他的隐私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记者须知对贫困儿童来说贫困就是他的隐私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