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首先要转变工会制度
时间:2023-05-07 18:21:53 408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化、民营化的压力,企业改制的争议集中在国有资产的流失上。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然而,“国有资产”实际上是一笔非常困难的账,往往被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损失所抵消。比“国有资产”重要得多的是职工在改制过程中的利益问题,而正是这个被各方决策者忽视的关键问题,因为从理论上讲,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或者根本不参与改制决策,或者即使他们参与,也完全是一种摆设——几乎所有的工会成员都为老板工作,在所有问题上自然都为老板说话。在没有利益代表的情况下,职工在改革中自然会吃亏

事实上,即使没有制度改革,职工在企业内部管理和与自身待遇有关的事情上也没有发言权。在职工集体组织能力不足的环境下,劳资差距不断扩大,职工利益受到挤压,不满情绪积压。体制改革给了企业“甩掉包袱”的机会,这往往意味着被淘汰的职工在体制改革中无法得到妥善安置;此外,国家提供的失业救济不足以维持生计,因此企业重组很容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通钢改制后,下岗职工月收入不足300元。不满、怨恨甚至暴力已经积聚了能量,最终在一个看似偶然的场合爆发出来。其实,早在2008年底,通钢就曾发生过零星的暴力事件,一名厂长被工人杀害(由此可以看出,通钢事件的性质并不是“少数幕后”煽动“不明群众”闹事的结果,但长期排斥和剥夺劳动者利益的必然结果;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今后还会有像林刚事件这样的接班人源源不断地出现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改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就必须在改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和保护职工利益;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必须在制度改革乃至日常管理过程中有效地体现劳动者的利益;为了代表工人利益,工人必须选举自己的工会代表,“工人利益需要工会保护”这一简单逻辑的普遍性已经被世界各国的劳资经验所证明,中国也不能例外。当然,与农民不同的是,中国企业有工会,但大多数没有工会。原因是他们不是工人自己选出来的,所以他们注定是老板的附庸,而不是工人的代表。既然你吃老板的饭,你就得听他说,帮他“分忧解难”;如果工人和老板的利益发生冲突,他们自然应该站在老板一边,否则连工作都保障不了。即使有几个代表决心维护工人的利益,生活也会非常艰难。在去年的深圳劳资对话会上,我听到了很多肆意刁难、打击报复工会成员的故事。即使是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也是非常困难的。在当前形势下,工会在管理和改组过程中不可能实质性地保护职工的利益

全文99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工会 最新知识
针对企业改革首先要转变工会制度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企业改革首先要转变工会制度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