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事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部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批评教育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在本办法规定的核查、审批工作中,有意隐瞒或歪曲事实,或者违反公开原则,不接受群众监督的;
(2)擅自改变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数额的;
(3)贪污、挪用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4)有其他侵害居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利或国家利益的行为的。
2、救助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警告,并追回其冒领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情节恶劣的,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1)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2)家庭人均收入增加,应当办理停发、减发最低生活保障金手续,但不按规定申报收入变化的情况,继续享受原定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瞻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抚养或扶养义务,使被赡养人、被抚养人或被扶养人的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支付赡养费、抚养费或扶养费;最低生活保障金已被领取的,应当追回;不能追回的,责令赡养人、抚养人、扶养人偿还。
3、居民、村民认为县(市、区)民政部门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不批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
(2)减发、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3)给予行政处罚的。
居民、村民认为县(市、区)民政部门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认为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及受其委托的居(村)民委员会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详见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31号《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2001年8月15日)]
禁止招用童工的规定及违规的处罚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与童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并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二)违反规定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负责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所需的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由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按照当地企业职工因工出差的标准支付。
(三)违反规定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对被送回原居住地之前患病或者伤残的童工,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并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等费用,医疗期最长为20个月。
参阅文件:
关于《河南省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实施细则》的批复(豫政文[1994]241号)
全文99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