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2009-6-815:37:41来源:-
财政部颁布并实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以及涉及企业经营活动九个方面的具体规范,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它也是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依据。
一、内部控制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二)实用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三)权威与广泛相结合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
(四)相互制约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益。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所划分的九大经济业务,为我们制定自己单位的内部控制提供了总体的框架,不管是何种单位,都可以针对自己的常规业务,按照基本规范的原则来划分。而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特别是财政拨款、不以盈利不目的的事业单位,其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相对企业要少些,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内容:货币资金、采购业务、资产管理。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首先要根据内部控制的内容确定关键控制点,抓住关键的控制点去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因为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受到效益成本原则的制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能抓住关键的控制点才能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关键的控制点是指业务流程和单位经济活动中那些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
只要找到关键的控制点,事业单位即可从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和程序控制等方面设计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所谓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就是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所谓授权批准控制,就是要求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所谓程序控制,就是根据工作流程中各关键控制点,明确各环节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