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年假公休天数的规定,包括三种情况:1年不满10年5天,10年不满20年10天,20年以上15天。同时,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有关年假公休天数的规定包括三种情况:
1.如果劳动者的工龄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天数为5天;
2.如果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天数为10天;
3.如果已满20年,年休假天数为15天。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年 假 公 休 天 数 的 计 算 规 则 是 什 么 ?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年假公休天数的计算规则如下:
1. 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享有5天带薪年休假;
2. 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享有10天带薪年休假;
3. 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员工,享有15天带薪年休假;
4. 工作满30年及以上的员工,享有20天带薪年休假。
但是,如果员工因特殊原因不能休年假,雇主可以批准员工将未休年假延期1年或者2年。
此外,《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5天;连续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0天;连续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5天;连续工作满30年及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20天。
在年假公休天数方面,《劳动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与《劳动法》第29条的规定不一致,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执行。
综上所述,年假公休天数的计算规则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天数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而定。
以上是有关年假公休天数的规定及计算规则的概述。根据不同的工作年限,员工可以享受5至20天的年休假。如果员工因特殊原因不能休年假,雇主可以批准员工将未休年假延期1年或者2年。同时,《劳动合同法》也对年假公休天数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全文93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