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时,法定监护人不一定是父母。根据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当然是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父母单位、居委会或者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三种:
1、未成年人的父母;
2、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亲友关系密切;
3、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等法人组织。
法定监护人必须是父母双方吗
法定监护人不一定是父母双方,具体的原因如下:
1、因为监护人是根据血缘关系、亲属关系依照法律的规定来的;
2、没有特殊情况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都是未成年人的父母,而父母并不一定是该户口本的户主;
3、少数情况下,是其他亲属、还有法院指定的监护人;
4、因为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5、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全文93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