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及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一)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工伤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
(二)伤残等级一般分为十个等级,它根据人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同,适用不同的鉴定标准,就会有不同的伤残等级,且计算伤残赔偿金的方法也不同。
二、申请工伤及职业病鉴定的期限是多久
(一)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二)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工伤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一)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首先要针对事故,认真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
(二)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对有关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这是依法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的具体体现。
(三)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必须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使广大职工从中受到教育,吸取教训,进而提高认识,在工作中防止事故的发生,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全文64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