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主要仲裁请求有:
一、确认劳动关系;
二、解除、终止合同经济补偿金;
三、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四、支付拖欠劳动报酬;
五、支付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加班费;
六、应休未休年假工资;
七、支付防暑降温费;
八、支付冬季采暖补贴;
九、办理档案和社会报险转移手续。
一、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
1、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对新招员工就难以约定试用期,直接招用,不仅需要增加试用期期间的支出,而且容易带来用人风险。
3、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可以说走就走,无需提前一个月打离职报告,法律不追究其责任。技术人员也同样。如果用人单位与技术人员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说走就走,无许承担培训费用。
4、难以保护商业秘密。每个企业或多或少有商业秘密,不签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增加条款,很难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5、难以进行竞业限制。企业要对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主要针对高技能人才,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作出竞业限制,采用其他办法很难收效。
6、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被迫与劳动者签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利益将造成较大影响。
7、在劳动争议处理中企业十分被动。不签劳动合同,责任主要在是企业。一旦产生劳资争议,企业拿不出重要依据劳动合同,违法在先,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承担诸多不利后果。
劳动合同的内容有:
1、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以及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2、工作内容。即所从事的工作和工作岗位;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这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涵盖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福利等;
4、劳动报酬。应写明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和支付项目、计算方法及支付日期;
5、社会保险。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参加的社会保险项目;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订立,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不发生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违约金的约定只能包含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约定的,其他约定均属无效约定;
8、劳动合同解除后双方的附加义务。
二、工地老板不开工资咋办
(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劳动法第44条规定,
1、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按照小时标准工资标准的150%发放加班费。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资标准300%的工资报酬。
2、加班时间,应当在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每日不超过三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不仅仅是工作日延长加班时间,包含了休息日休息不予调休的时间和法定节假日加班时间。
3、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规定发放加班费,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提出维权。如果用人单位加班严重一天超过3小时,一月超过36小时,劳动监察部门直接可以给予100~500元每人每月的处罚。而且还可以作为拖欠工资处理。拖欠工资应当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
4、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予值班费,这只能作为劳动争议来进行仲裁处理了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