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工龄是要如何认定的

2024-05-29 1人已浏览
  •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专职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9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持相关证据材料,向当地人社局申请认定,各地具体程序有所不同,但都须人社局确认。 现在计算各项社保待遇都是按缴费年限,认定工龄已无多大实际意义。 工龄是职工在某企业中从参加工作起第一天,连续工作至现在的时间。一些企业在职工薪金中增加了“工龄补贴”,有的是按工龄(年)计算,有的是按工龄(月)计算。补贴的标准也各不相同,都是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定的。 职工工龄认定主要依据职工档案,档案材料齐全的,工龄认定没有异议;档案材料不齐全的,情况非常多,依据文件也非常多,无法一一列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现就一般原则作如下说明: 一、企业工人、干部的工龄认定:工人要有招工表,干部要有招干表。 假设1:如招工表、招干表丢失,劳动部门认定该职工要以转正定级表作为参照依据,普工一年转正定级,特殊工种三年转正定级,企业干部一年转正定级,均以该职工转正定级审批表的时间作为参照,向前推一到三年,作为该职工的参加工作的起始时间。 假设2:如招工表、招干表、转正定级表同时丢失,而工资档案保存较好,劳动部门认定该职工参加工作时间,以该职工第一次调资审批表和其参加工作时领取工资的工资表为依据,从参加工作之年到其第一张调资审批表的时间止,工资表每年要复印两张一头一尾,可作为认定该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参考依据。缺点是无法确定其职工份身,如其原系国有固定工还大集体工等等。 假设3:如该职工整个档案丢失,劳动部门认定其参加工作时间的依据,要以该职工历年来领取工资的工资表为依据,从其参加工作之日到其所在企业改制破产或其离开企业的时间为止,工资表每年要复印两张一头一尾,可作为认定该职工参加工作的时间。缺点是无法确定其职工份身,如其原系国有固定工还大集体工等等。 二、军队退伍复员人员的工龄认定 1.军队退伍复员人员要经其工作地的民政部门安置,要有安置介绍信。 2.按照那来那去的原则,军队退伍复员人员一般要回原籍,如不愿回原籍,而留在部队所在地参加工作的,其待分配时间不能超过三年,如超过三年的,其军队退伍复员人员,参加工作的时间,要从其就业开始分段计算,要么认定其军龄作为参加工作时间,要么从其退伍复员后重新安排工作的时间为其参加工作的时间,而其军龄和重新安排工作的时间不能合并计算。 3.军队退伍复员人员回原籍,其待分配时间未超过两年,经原籍民政部门安置工作的,该军队退伍复员人员的军龄和后面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三、五大毕业生的工龄认定 要以该毕业生工作地人事、劳动等部门开去的报到证为准,作为其参加工作时间的依据。 四、上山下乡人员的工龄认定 一般以该职工工作地,当年知青办工龄审批表为准。如当年没经工作地知表办工龄批,要以该职工其上山下乡原始凭证,经当地审批同意其下乡的审批表,所下乡知青点的鉴定表等相关材料作为依据。该职工找证明人证明,或工作单位证明属无效。 五、待业青年和长期临时工的工龄认定 该职工在甲单位工作,在甲单位拿上指标转正定级的,其参加工作时间和后面的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可作为该职工的实际工作年限。如该职工在甲单位参加工作,在乙单位拿上指标转正定级的,其属两次就业,其参加工作时间要分段计算,要么计算前面的工龄,要么计算后面的工龄,而不能合并计算。 六、关于跨地区调动职工的工龄认定 按照规定,跨地调动的职工,要经过该职工工作地和调动地劳动、人事部门同意,办理正式的调动手续,如该职工没有办理正式的调动手续,其属两次就业,其工作时间,要分段计算,要么计算前面的工龄,要么计算后面的工龄。如办理了正式调动手续的,其调动手续丢失,可以其档案转移通知单或工作地或调动地劳动、人事部门调动原存根复印件作为参照依据,如档案转移通知单丢失,或时间太长,超过档案保存期限,而无法查找的,其工龄只能分段计算。虽说档案是组织保管的,但过失责任,还的由该职工个人承担。
法律依据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