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时间:2023-06-07 09:41:07 332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作者:佚名2008-4-1316:16:23来源:审计教育网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于战略系统观,对被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克服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缺乏全面性分析而导致审计风险的缺点,是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程序上的一大变革,也是审计理念的一次更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将更加准确、科学,能更准确地判断重大风险点和风险域,从而可以依据审计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的效率与效果。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动因

1、日益增加的审计风险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出现的直接原因

“安然事件”和“银广夏事件”等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相继爆发;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下达,我国针对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诉讼爆炸”在人们毫无准备时悄然而至;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得审计风险实实在在摆在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的面前。风险导向审计正是以审计风险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重视产生风险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明确高风险项目,使审计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风险的过程。

2、传统审计方法的内在缺陷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内在原因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认为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在运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时,通常难以对固有风险作出准确评估,往往将固有风险简单地确定为高水平,转而将审计资源投向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由于忽略对固有风险的评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重对账户余额和交易层次风险的评估。但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网络中的一个细胞,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经营目标、战略和风险都将最终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深入考虑会计报表背后的东西,就不能对会计报表项目余额得出一个合理的期望。而且当企业管理当局通同舞弊时,内部控制是失效的。因此,随着企业财务欺诈案的不断出现,国外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20世纪90年代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进行了改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

(3)注册会计师职业界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一旦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遭受损失的一方必然想方设法弥补损失,将注册会计师作为第三责任人要求连带赔偿。现代审计的发展是建立在客户的要求为中心的基础上,一旦这样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将会使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恶化,注册会计师业的生存面临威胁。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只有积极主动的寻求解决弥补这种差距的途径才是明智之举。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确定高风险项目,从而使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可以揭露出来,使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征

1、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不能适应现代报表审计的需要,就在于其原有的风险评估不到位,未能有效发现高风险审计领域,造成审计过量或审计不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大大加强了风险评估程序,真正体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2、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二因素的风险评估转向重大错报风险的综合影响因素的分析评估。现代风险评估不再直接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而是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一方面是持续经营的考虑,经营失败往往带来审计失败;二是经营风险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经营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也越大,管理舞弊可能性就越大;三是从经营风险中能更有效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

3、审计测试程序个性化。为了克服传统审计测试的缺陷,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采用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4、扩大了审计证据的内涵,审计证据重点向外部证据转移。由于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风险评估是客户置于广阔经济网络中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网络,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了解客户整体企业经营环境,并由此出发评估客户的经营风险及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因此必须从外部取得大量的外部证据来确定风险评估的恰当性。注册会计师应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或者利用咨询公司的成果),以记者或咨询师的想法思考如何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和审计测试,还要从搜集外部证据入手。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运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依据审计风险两要素模型,把审计业务流程和程序分为三大块,相比原准则依据审计风险三要素模型划分的四大块业务流程,增强了实施审计程序的效果。

1、风险评估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强调对特别风险的识别及评估,指出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非常规交易和判断有关,同时指出风险评估程序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设计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2、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指出,应当以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评估结果为基础,并考虑既定的风险水平,来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再据此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制定总体应对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

全文2.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审计人员可能误认为财务报表含有重要差错的风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可以重新考虑或增加审计步骤,这些步骤经常使审计人员得出正确的结论。审计风险的大小受内在风险、控制...
    更新时间:2024-01-22 10:45:14
查看审计风险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审计风险 最新知识
针对解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解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