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审计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中存在某种错报或遗漏的可能性。与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对其水平进行评估,而不能影响或减少其规模。控制风险具有以下特征:(1)控制风险的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或不能有效运行,则错误将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产生控制风险;(2)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无关。与内在风险一样,注册会计师不能降低控制风险,但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设定一定的控制风险计划估计水平;控制风险是审计过程中的一种独立风险。控制风险在审计过程中是独立存在的。这种风险与内在风险无关。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或受审核方的程度的函数。有效的内部控制会降低控制风险,而无效的内部控制会增加控制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能保证防范或发现所有的错误,控制风险不可能为零,必然会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查看原文
2审计风险有哪些
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控制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1)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那么错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由此产生了控制风险;(2)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无关。同固有风险一样,注册会计师无法降低控制风险,但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设定一定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3)控制风险是审计过程中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这种风险与固有风险的大小无关。它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度的有效性的函数。有效的内部控制将降低控制风险,而无效的内部控制将增加控制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完全保证防止或发现所有错弊,因此,控制风险不可能为零,它必然会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查看原文
3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近年来,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因种种原因而引发的诉讼事件不断出现,法律界与公众则认为只要审计报告意见和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则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而且,事实上法庭在受理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时,为了安定团结,稳定经济,比较倾向于保护所谓的弱小群体,强调均衡损失,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盈利丰厚,完全有理由从其丰厚收入中拿出一小部分来稳定受损方的情绪。法庭的此种判决,致使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无法摆脱不合理的风险困扰。另外,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的鉴证权利的同时,同时也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过程中发生了违约、失察等行为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并且还因此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的利益,则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二)审计责任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审计责任的扩大和期望差距的存在,增加了审计风险。所谓的期望差距指的是审计职业界对本身的认识和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界认识上的差距。长期以来,审计职业界一直认为,只要按照审计准则去执行审计业务就是履行了其应尽的职责,并且把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区分开来,认为按照独...查看原文
4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47号审计标准说明中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见,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固有风险有如下几个特点:(1)固有风险水平取决于会计报表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和舞弊的敏感程度。业务处理中的错弊引起报表失实的越多,固有风险越大,反之,固有风险越低。经济业务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固有风险水平越高;反之则越小。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业务,固有风险水平也不同;(2)固有风险的产生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而与注册会计师无关。会计师无法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降低固有风险,只能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分析和判断固有风险水平;(3)固有风险水平受被审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间接影响。被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固有风险的增大。例如,由于科技的进步会使被审计单位的某些产品过时,这就带来了存货计价是否正确的风险;(4)固有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又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查看原文
5审计风险的特征
1.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即根据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的特性来推断总体的特性,而样本的特性与总体的特性或多或少有一点误差,这种误差可以控制,但一般难以消除。因此,不管你在你推断总体的时候选择的是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误差,也就是说,审计人员要对所产生的错误审核承担起一定的风险责任。相反,即使选择的是详细抽样,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问题,导致审计结果也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因此,风险无时无刻都是存在审计活动中的,有些风险只是暂时看不见,暂时没有对审计活动产生危害,一旦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这种灾害就会爆发出来。所以,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掉的。人们只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和一些有效手段来对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适当减少风险的发生次数。1.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虽然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从总体来看,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查看原文
6如何防范审计的风险?
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伴相生,有审计活动实施,就会产生相应的审计风险。谈及审计风险,不少人会心生畏惧。的确,审计风险处理不好,小则影响对事情的判断、对问题的处理,大则对整个审计事业的发展形成阻碍。但审计风险也是可防可控的,如何扎实做好审计风险防控工作,将审计风险有效地化险为夷,宏观上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客观认识风险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相当风险的职业,审计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分析当前审计工作面临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权力运行带来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审计监督地位不断提升,审计履责空间不断扩展,审计工作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更加突出。审计一线风险、审计实务风险都客观存在。我们每一位审计执法人员,手中都有调查取证权、自由裁量权,人人都面临着权力行使的问题。只要履行职责,行使权利,就会有风险。二是复杂环境伴随的风险。过去审计对象都是行政部门和国有企业,现在有些延伸审计项目面对的还有私人企业老板,审计对象日趋多元化、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化,必然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审计权威性不断提高,一些被...查看原文
7审计风险防控方法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风险无处不在,从审计的发展过程来看,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本文研究了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了审计风险可能存在的环节,最后提出从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审计方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从而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控制措施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审计环境必将面临更大的变化,新的现象也将不断出现,而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势必增加审计的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审计风险进行重新研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1)审计风险的定义。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遗漏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发表不适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是公允的、可接受的,但事实上存在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但实际上是公平和公正的。二是审计风险的成因。审计风险的外部原因。(1)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企业重组、兼并重组等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使审计人员难以充分反映和评...查看原文
词条目录
看完词条还不懂,在线问律师吧
3分钟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