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时间:2023-06-07 09:40:52 294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一)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

近年来,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因种种原因而引发的诉讼事件不断出现,法律界与公众则认为只要审计报告意见和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则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而且,事实上法庭在受理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时,为了安定团结,稳定经济,比较倾向于保护所谓的弱小群体,强调均衡损失,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盈利丰厚,完全有理由从其丰厚收入中拿出一小部分来稳定受损方的情绪。法庭的此种判决,致使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无法摆脱不合理的风险困扰。另外,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的鉴证权利的同时,同时也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过程中发生了违约、失察等行为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并且还因此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的利益,则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二)审计责任与期望之间的差距。

审计责任的扩大和期望差距的存在,增加了审计风险。所谓的期望差距指的是审计职业界对本身的认识和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界认识上的差距。长期以来,审计职业界一直认为,只要按照审计准则去执行审计业务就是履行了其应尽的职责,并且把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区分开来,认为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不只是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准则就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而且还要求审计人员能够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舞弊和错误。审计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于审计责任的理解不同,产生了期望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对检查舞弊责任的认识上。

(三)审计质量控制上的缺陷。

审计计划方案是审计的工作大纲,需体现审计依据、目标、步骤等要素,对整个审计过程具有约束力,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项目的审计计划方案所列的内容简单笼统,容易导致人员分工不细、落实具体责任不清、审计目标和标准不明等问题。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方案的要求,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及其结果的记录,它是检查审计程序是否合规的依据,也是发表审计意见最主要的依据。因而,审计底稿的质量能直接决定审计工作的质量。然而,有些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底稿不健全,层次不清,基本要素也不完整,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潜在的审计风险。

全文98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审计人员可能误认为财务报表含有重要差错的风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可以重新考虑或增加审计步骤,这些步骤经常使审计人员得出正确的结论。审计风险的大小受内在风险、控制...
    更新时间:2024-01-22 10:45:14
查看审计风险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审计风险 最新知识
针对审计风险成因分析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审计风险成因分析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