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防控方法
时间:2023-05-02 18:43:22 158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风险无处不在,从审计的发展过程来看,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本文研究了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了审计风险可能存在的环节,最后提出从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审计方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从而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控制措施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审计环境必将面临更大的变化,新的现象也将不断出现,而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势必增加审计的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审计风险进行重新研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1)审计风险的定义。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遗漏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发表不适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是公允的、可接受的,但事实上存在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但实际上是公平和公正的。二是审计风险的成因。审计风险的外部原因。(1)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企业重组、兼并重组等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使审计人员难以充分反映和评价企业的情况,增加了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2)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导致审计师无法察觉风险的产生。

即使审计师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关键环节不合理或失控,所提出的修正案是否能够真正适应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修正风险。(3)法律环境的影响。法律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如果法律制度不完善或延伸,审计人员将失去统一的标准,增加风险机会。近年来,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因各种原因引发的诉讼事件不断出现。审计准则中的“应有的职业关怀”和“适当的职业关怀”已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未来,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将越来越大。(4)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下,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记录由计算机根据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但是,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容易被修改、删除或转移,且没有明显痕迹,增加了审计风险。二是审计风险的内因。(1)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审计是一个专业技术性的职业,所以对人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不够强,职业道德水平不高,那么审计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会造成很大的工作失误,形成审计风险。(2)审计人员采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落后。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的平衡,采用的审计程序是在允许一定审计风险的前提下进行的。审计人员必须追求审计效率与审计效果的平衡。他们把审计的重点放在每个重要组成项目上,提取整个业务的一部分进行审查,样本与整体主观结论和客观事实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形成一定的审计风险。(三)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内部控制与审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目前,我国许多被审计单位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影响了其经济活动记录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而增加了审计风险。(4)被审计对象的复杂性。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谋求发展,所进行的交易也越来越复杂,这使得在会计核算中记录不当业务的可能性增大,从而使审计风险和偏离的可能性增大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较大。第二,审计风险的主要环节(1)签订审计协议的风险。

签署审计协议是明确委托人与受托组织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程序。协议一经确认,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一般情况下,除老客户外,会计师事务所不知道被审计单位的内部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而这些方面的情况正是审计机关和注册会计师能否得出客观真实的审计结论、发表客观真实的审计意见的基础。合同签订是审计风险的来源。二是审计抽样风险。它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而且可以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全方位,财务会计中每一个经济事件的真实与否都关系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客观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因此存在“公允”问题。实现公平并不容易,误差必须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抽样要可靠,要形成适当有效的样本,尽量提高样本对整体的反映。三是审计证据收集的风险。

审计证据是形成和支持审计意见的基础。错误和歪曲的审计证据必然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审计证据不完整、不充分,必然导致审计结论片面、不可靠。(4)审计报告的风险。审计报告是审计的结果,是追究审计责任、承担审计风险的具体依据。从审计抽样取证形成的工作底稿来看,审计风险似乎应该先于审计报告而存在。审计报告以审计协议和审计环节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事实上,审计报告的撰写本身不仅是一种风险,也是风险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审计风险的防控。审计风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因此,审计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树立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地对待各项审计业务,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以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二是优化审计方式。

在方法上,我们可以引入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质量保证为前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例如,审查方法是指审计人员认真观察和阅读有关书面材料,以查明有关材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有效。适用于各种书面材料的检验。它是最基本的技术方法之一,但审查方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审计方法。审查方法的使用往往只提供审计线索。为了更好地收集审计证据,审查方法必须与其他审计方法相结合。交叉运用传统审计方法获取审计证据,使获取的审计证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更加充分,从而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3)加强受审核方的内部控制。

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被审计单位应从加强经济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激励制度相结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保证其经济活动中经济数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4)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和法律标准是审计人员判断是非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随时会出现。在现行法律中,有必要取消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

全文2.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审计人员可能误认为财务报表含有重要差错的风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可以重新考虑或增加审计步骤,这些步骤经常使审计人员得出正确的结论。审计风险的大小受内在风险、控制...
    更新时间:2024-01-22 10:45:14
查看审计风险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审计风险 最新知识
针对审计风险防控方法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审计风险防控方法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