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案件仲裁裁决是法院审理劳动案件的证据。因此,向法院提出的仲裁请求也必须是已通过仲裁委员会的事项。本案中,张某的经济赔偿请求已被仲裁,但其等待工作和生活费的请求未被仲裁。因此,法院以争议未经仲裁为由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在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之前,必须经过仲裁程序。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即将实施。该法第二条规定了需要仲裁的劳动争议的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设立、履行、变更、终止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三)因退市、辞退、辞职、辞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p>[案件回放]
张某与一家传媒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决定由张某担任公司秘书。合同期为2005年5月至2007年1月,工作内容为公司其他部门的日常接待和协助。2006年5月,公司口头通知张某等岗,2006年6月,公司书面通知张某解除合同。后来,张某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合同的经济赔偿金。仲裁委员会支持张的请求。在咨询律师后,张某知道自己可以索要待业生活费,于是起诉法院,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待业生活费。张某在诉讼中提交仲裁裁决作为证据
特别要注意仲裁时效问题。新法不同于劳动法《劳动法》规定的“请求仲裁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新颁布的《调解仲裁法》改变了这一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牢记,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申请权利救济,或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时间重新计算。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规定的仲裁期限内申请仲裁的,暂停仲裁期限。仲裁时效期间自中止时效事由消除之日起重新计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仲裁申请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p>证明劳动合同的存在和内容是法院提起诉讼的第一步。证明劳动关系最直接的证据是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劳动合同并没有以书面形式出现。虽然《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或者没有劳动合同的,但劳动部《关于建立劳动关系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但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建立劳动关系:(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著名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属于用人单位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偿劳动的劳动者(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仍然可以确认劳动关系的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当事人对合同的订立和生效以及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劳动者起诉确认合同成立的,应当提供证据。本书主要论证劳动关系的存在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