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存在风险。伴随着空白合同的违法行为,必然是不把劳动合同交给劳动者。因为空白劳动合同一旦交给劳动者,其事后填写的内容必将引发争议。不把空白劳动合同交给劳动者,企业的目的就是在日后发生劳动争议时,想怎么填就怎么填,怎么有利企业就怎么做。因此,劳动者与企业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把自己的合法权益交给了企业,任人宰割。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合作时,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合同内容应该包含规定的一些主要条款,不能空白。劳动合同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律师补充:
一般来说,合同是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合意,合意就要有双方共同的认同性,但是空白合同不具有双方共同认同性,不属于有效合同。签订空白合同后的风险非常大,尽可能的在自己签订的合同上不要留有空白项,如果迫不得已,需要留有证据,证明自己无法与对方达成合意,对方不允许自己完善合同内容。
劳动者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或是缺少必备内容的合同,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补正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并要求用人单位重新签订。由于空白劳动合同依法属于无效合同,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实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能保留好证据证明空白劳动合同的存在,则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全文68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