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用人单位若出现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包括: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要求给予劳动者补偿。若用人单位出现以上情况,应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尝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用人单位若出现以下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应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尝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1.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要求给予劳动者补偿
劳 动 仲 裁 局 如 何 维 权 ?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对于劳动仲裁局如何维权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法律分析:
1. 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组成:根据《劳动仲裁法》第11条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因此,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组成是固定的,且相对独立,不受其他行政机关或个人的干涉。
2. 劳动仲裁的程序:根据《劳动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仲裁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申请仲裁、受理、调查取证、裁决和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仲裁局负责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并在收到仲裁请求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决定。
3. 劳动仲裁裁决的效力:根据《劳动仲裁法》第47条规定,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依照裁决内容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
4. 劳动仲裁费用:根据《劳动仲裁法》第33条规定,劳动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撤销裁决,但不得申请执行。
5. 劳动仲裁的监督:根据《劳动仲裁法》第4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劳动仲裁工作的监督,确保劳动仲裁公正、公平、公开地进行。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可以向上级劳动行政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并依法进行查处。
总之,劳动仲裁局在维权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法律效力。当事人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依法裁决。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撤销裁决,但不得申请执行。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对于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劳动仲裁局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尝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劳动仲裁的程序包括申请仲裁、受理、调查取证、裁决和执行。当事人应当依照裁决内容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劳动仲裁工作的监督,确保劳动仲裁公正、公平、公开地进行。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