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在哪些节日期间应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关于具体的日期,根据《劳动法条文说明》第35条的规定,根据1949年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之规定,元旦,放假一天,一月一日;春节,放假三天,农历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日;国际劳动节,放假一日,五月一日;国庆节,放假二日,十月一日、十月二日。
《劳动法》第40条第(五)项具体指:妇女节,放假半天;少数民族习惯的假日,由少数民族集居地区的地区人民政府,规定放假日期。其他纪念日,不放假,属于全国人民的假日,如适逢星期日,应在次日补假;凡属于全国人民的假日,如适逢星期日不补假。休假节日不包括职工的带薪年休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全文65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