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运作高质量运行
——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积极探索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制,以劳动保障监察监控指挥中心建设为重点,完善了“三个体系”,实现了“三个突破”,取得了“两推动、两个规范”和“两增一减”的显著成效。
完善了“三个体系”:一是完善了“两网化”管理领导体系。在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四级网格分别设立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工作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有效促进“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二是完善了“两网化”管理工作体系。按照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屯)的工作分工,劳动保障监察四级网格组建了协管员队伍,对用人单位落实了“四级监管”责任。工作中,采取市、区网格培训,街道网格指导,社区网格落实的四级联合监管工作方式,切实提高了监管水平,促进“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战斗力。三是完善了“两网化”管理监督考核体系。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局进一步完善了《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管理办法》,制定下发了《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考核标准》,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纳入年度劳动保障监察目标考核体系,明确考核内容、方法和形式,确保了“两网化”管理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监督、有落实,按进度推进各项工作。
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实现了数据库建立上的突破。目前,系统内共收集录入用人单位信息87444户,职工信息103万余人,完成了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任务。二是实现了“两网”基础平台建设上的突破。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于2009年12月建成了具有信息共享、数据比对,统一受理、集中分配,全程管理、动态监控,应急调度,适时指挥,两网联动、分类监控,背景信息、一键查询,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的劳动保障监察监控指挥中心。三是实现了网络监察上的突破。一方面,劳动保障监察各项业务信息实现了共用共享、数据比对等功能,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及时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在案件的快速反映、应急处理上,他们开发建立了地图管理系统,针对重点行业(欠薪案件比较突出的建筑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重点监管对象进行图上定位,实行四级网络监管,实现了网格信息、用人单位信息、建筑施工信息的快速查询定位。
扎实的“两网化”管理工作基础帮助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取得了“两推动、两规范”和“两增一减”的工作成效。
“两推动”是指监察“两网化”推动了哈尔滨市劳动保障法制宣传以及失业动态监测工作。一方面,借助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平台,该市全面开展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的“三进三送”活动,推动了劳动保障法制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底子清、情况明和就近就地检查方便的工作优势,分片包干进企业,对辖区内用人单位进行逐一排查和监测,推动了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的开展,达到了失业监测不留死角、网格监控全面覆盖的工作要求。2009年,该市共监测到180户用人单位因经济运行困难出现停产、半停产、破产和拖欠工资等情况,其中51户企业出现裁员、计划裁员、降薪停职和停薪停职情况,涉及职工4694人;29户企业出现拖欠工资问题,涉及职工3647人、金额2803万元。
“两规范”是指监察“两网化”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使劳动关系和工资支付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一方面,《劳动合同法》和《黑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颁布实施后,该市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采取进社区、进企业、进门店的方式,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上门服务,提供示范文本,指导督促和整改并举等办法,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有效地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另一方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劳动保障监察四级监管责任,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对曾有欠薪行为或发生新欠的企业进行专项登记、重点监控,形成一个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监控网,规范了企业的工资支付行为,有效遏制了欠薪行为的发生。
“两增一减”是指信息采集和书面审查户数逐年增加,投诉举报案件逐年减少。推行“两网化”管理工作模式以来,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企业实行分片包干、分类监管,劳动保障监察员、协管员对辖区内每户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分类监管和纠纷调解。企业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迅速处理劳资纠纷,及时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企业。实行“两网化”管理,不仅降低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还大大增加了信息采集、书面审查的户数,减少了投诉举报案件数量。
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局
全文1.9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