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的条件包括四级和三级,分别需要经过正规培训、连续见习和工作年限等要求。成为协理员后,职责包括走访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家庭、准确掌握社区内人员情况、创办社区就业实体、协助做好失业登记工作、受理再就业优惠证和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等。
成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的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1、四级:
(1)需经过四级劳动保障协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的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两年以上。
(3)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同等学历)。
2、三级:
(1)取得四级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三级劳动保障协理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
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四级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两年以上。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相关职业工作1年以上。
成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职责:
1、经常走访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家庭。
2、准确掌握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
3、创办社区就业实体。
4、协助做好城镇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工作。
5、受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和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促进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6、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7、负责社区内劳动保障相关基础数据的采集和传递,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统计和其他劳动保障统计工作。
8、承担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和街道(镇)劳动保障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成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根据《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管理办法》的规定,成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
2. 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劳动保障专业知识;
3. 具有协调、沟通、组织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4. 熟悉劳动保障业务流程,具备一定的劳动关系协调能力;
5. 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因此,成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和责任心,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保障协理员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成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学历、工作经验等。只有具备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和责任心的人才能胜任这一职责。同时,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用人单位的陈述、申辩;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应当告知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