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权利的相关救济
时间:2023-06-06 18:43:17 294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公务员权利救济是指公务员的权利被侵害时,依法定的方法和程序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前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监察法》,尚未规定作为内部行政相对人的公务员,有权对所属行政机关或上级机关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的司法救济。

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暴露出同法治原则、人权保障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三点:一是理念滞后,二是形式单一,三是程序缺失。笔者认为应建立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互相衔接的公务员权利救济体系。

行政救济方面,首先要扩大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规定公务员受到行政行为的不法侵害或不利影响时,有权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作为一种准司法救济程序,其优点在于复议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其审查范围也较宽泛,既审查其合法性,也审查其合理性,复议机关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书面审理之外的其他方式。其次,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公务员权利救济机构,确保公务员申诉工作的中立性和权威性。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公务员的申诉是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特点,如日本的人事院公平局,法国的行政对等委员会。再次,要明确规定行政救济的程序性权利。当事人应有获取行政机关答辩书、提供证据、聘请律师等程序性权利。程序的正当性是公务员权利得到保障的必要条件。再健全的法律,如果不是依靠科学的程序去执行,也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当行政内部的救济不能保证自身的客观公正时,司法权的介入是履行外部行政监督职能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就是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把公务员受到严重不法侵害和不利影响的内部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增加内部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诉讼,还可以打破当前我国行政诉讼较为沉寂的局面,推动行政审判工作的发展。

建立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互相衔接的公务员权利救济体系,应当坚持司法最终救济原则和穷尽行政救济原则。遵循司法最终裁决原则是法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坚持依法行政、保障公务员基本权利、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建议吸收国外的穷尽行政救济原则,即把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或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不服申诉控告和复议时,才可提起行政诉讼(在当事人未穷尽行政救济而提起诉讼时,如果行政机关不反对,法院也可受理作为例外)。法院在处理与行政权的关系时应保持适当的谨慎,避免形成对行政权的过度干预。同时,对于任何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法院都应当积极给予救济,既尊重行政机关的首次判断权,又保证法院有说最后一句话的权利。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公务员权利 最新知识
针对公务员权利的相关救济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公务员权利的相关救济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