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工资指的是未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工资,税后工资扣完个税、社保与公积金,最后能够拿到手的工资。税前税后工资区别主要是前者未交税,后者交了税。
一、税前税后工资什么意思
税前工资指员工每月的应发工资,即未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和补贴。而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和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二、税前税后工资区别是什么
税前税后工资区别的区别:税前工资是指没有扣个人所得税之前的工资,税后工资是指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我国公民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所得缴纳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千元(年度收入为6万元),收入越高个人所得税率越高,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单位是每个月扣税的,但年度总收入没有到达6万元,那么年末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平台办理退税,有些单位不是每个月扣税的,但年度总收入超过了6万,那么年末需要在个人所得税平台办理补税。
三、税后工资怎么计算
税后工资计算公式:税后收入=税前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个人所得税其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税前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
全文77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