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后(即到期后),用人单位不得随意销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内容可知: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离职后需要将劳动合同保存两年以上。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一、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怎么办
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注意搜集并保存双方成立劳动关系的有关证据,比如:
(一)用人单位招聘时要求劳动者填写的报名表、登记表等招用记录。
(二)用人单位收取劳动者押金或扣押劳动者工资而出具的押金条、扣押条等各种票据。
(三)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门卡等各种工作证件。
(四)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资卡或其他工资支付凭证。
(五)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作服、饭卡等与用人单位有关的东西。
(六)职工的工资表、考勤记录、值班表、任命书、解除合同通知书、辞退通知书等各种加盖有用人单位公章的文件。
二、没有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理
(一)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人社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二)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四)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全文90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