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规定是指出质人以无权处分的第三人财产而设定的质权,质权人系处于善意取得占有质物。善意取得制度,是指无权处分人不法将他人财产转让相对人或在财产上设定他物权时,若相对人取得权利时出于善意,则该善意第三人即可取得财产所有权或他物权。
善意取得制度是以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原则为其主要设计基础,并同时导入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要件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二、动产善意取得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1.受让人须为善意。善意取得中的“善意”系指行为人在为某种民事行为时不知存在某种足以影响该行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种心理状态。
2.受让人须通过有偿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
3.受让人须实际占有由让与人转移占有的动产。善意取得的完成,以转让的动产已经登记或交付为要件,即“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4.客体物须为动产。动产的公示以占有为原则,登记为例外。以登记为公示原则的动产,如航空器、船舶等,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
5.让与人须为无处分权人。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恒相对应,惟有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第三人善意取得的问题,无权处分是善意取得的前提,而善意取得则主要适用于无权处分行为。
6.让与人须为动产的占有人。善意取得中,因受让人为善意受让占有,故须有让与人占有可资信赖,始有善意之可言,让与人若非动产占有人,就没有占有的公信力。
三、不发生善意取得的情形
1.禁止和限制流通的动产;
2.须经登记才能转让所有权的动产;
3.被查封的财产。财产被查封后,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限制,如将财产转让他人,将破坏查封的效力,划归债权人的债权,属于无权转让。因此第三人即使是善意,也不应取得所有权。
全文73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