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行政诉讼应当由被告对其所作出的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提供其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若原告超过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起诉行政机关,原告只用举证证明其超过法定起诉期限起诉具有正当理由。
一、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二、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是如果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或者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则不需要原告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法条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
三、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包括什么
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包括:
1、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2、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3、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事实;
4、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全文77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