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商与和解机制:在纠纷产生之际,各方需秉承诚实守信、平等互利之原则展开交涉,逐步妥协,最终实现各方均能认可且满意的和解方案。协商与和解通常可分为自主协商及中介辅助的和解两个类别。自主协商即在无其他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各方当事人直接进行对话磋商;而通过中介辅助的方式来达到和解,则需要合意邀请独立于争议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以此为媒介推动双方逐步走向和解。
2.仲裁制度:仲裁乃是建立在争议各方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自愿签订书面协议的基础之上,将其争议诉诸于共同选定的、双方均能接受的第三方进行裁决。在此过程中,仲裁员所扮演的角色并非仅仅是调解人,而是以裁决者的姿态代替谈判双方达成共识。仲裁作为民间机构的一种,其身份定位仅限于调停者或者中间人,旨在公正客观地处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纷争,因此并无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
然而,对于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权,则归属于人民法院。若仲裁裁决生效后,保险公司仍拒绝履行裁决义务,则可向该保险公司所在地区的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3.诉讼途径:诉讼乃指人民法院依据法定诉讼程序,对保险纠纷进行全面审查,在查清事实、明确责任的前提下,作出相应的判决或裁定。诉讼解决保险纠纷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其所作出的法律裁判具有国家强制力,各方当事人须严格遵守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全文91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