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和撤职处分的区别在于性质、条件和后果。免职是一种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而撤职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职处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免去现任职务,另一种是职务自行免去。撤职处分的影响包括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期满解除后不视为恢复原职务、原级别,但以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撤职处分的影响。
免职和撤职处分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性质不同。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而免职是一种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二是条件不同。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免职处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免去现任职务,另一种是职务自行免去。免去公务员现任职务的条件有7种:转换职位的升或者降低职务的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出国家行政机关的休的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职务自行免除的条件有5种: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的辞退的机构变动失去职位的亡的。三是后果不同。撤职处分的影响: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行政撤职处分期满解除后,不视为恢复原职务、原级别,但以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撤职处分的影响。免去现任职务,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职务自行免除,级别和工资肯定要受到影响,有的还会丧失公职、失去工作。
免职和撤职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免职或者撤职:(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二)非领导成员公务员担任正职且不兼任副职的;(三)一年内累计满二十年的;(四)不按照规定参加调休、年休假或者退休前培训的;(五)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提前离岗的;(六)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或者出国(境)或者出国(境)后未经批准逾期不归的;(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未经批准逾期不归的;(八)不遵守或者不执行职业道德规范,严重违反纪律或者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造成较大损失的;(九)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予以免职或者撤职的其他情形。
根据以上规定,公务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非领导成员公务员担任正职且不兼任副职、一年内累计满二十年、不按照规定参加调休、年休假或者退休前培训、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或者出国(境)或者出国(境)后未经批准逾期不归、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未经批准逾期不归、不遵守或者不执行职业道德规范,严重违反纪律或者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造成较大损失等情形下,均可予以免职或者撤职。因此,对于以上情形的公务员,有关机关应当依照规定予以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免职或者撤职:(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二)非领导成员公务员担任正职且不兼任副职的;(三)一年内累计满二十年的;(四)不按照规定参加调休、年休假或者退休前培训的;(五)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提前离岗的;(六)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或者出国(境)或者出国(境)后未经批准逾期不归的;(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未经批准逾期不归的;(八)不遵守或者不执行职业道德规范,严重违反纪律或者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造成较大损失的;(九)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予以免职或者撤职的其他情形。有关机关应当依照规定予以处理。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七条国家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二)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三)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四)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五)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提出申诉和控告;(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