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济补偿制度
时间:2023-05-07 18:22:47 205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摘要]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经贸委等原八部委联合下发国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包括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主辅分离,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整体产权的多元化,近年来在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转变中都遇到了经济补偿政策和实际操作上的问题,笔者站在国企改革的前沿,从政策制定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对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经济补偿劳动关系政策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至于改革,没有依据的是国有资产支付经济补偿金;另一方面,支付经济补偿将耗费数万亿国有资产,国有经济比重将大大降低。同时,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地方,作为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都存在支付困难甚至支付缺口的问题。应该说,上述考虑是合理的,但从中国国有企业的历史演变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笔者认为,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多元化产权的改制进程,维护职工利益,维护企业和社会的整体稳定,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打破原有的契约关系,需要付出制度改革的成本,这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国有企业作为法人和合同主体,单方面终止与其他合同主体即职工的合同关系,并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偿,具有理论上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国有企业实际上与国家和职工形成了无限责任的关系。同时,企业国有资产的积累和增长主要依靠职工的劳动创造和长期的高积累、低收入政策。国有身份观念和政府就业保障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企业员工身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改变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无限责任关系,消除国有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无限责任关系,真正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企业活力。因此,有必要对国有企业职工进行合理补偿,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有利于转变职工观念,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通过体制改革,改变职工劳动关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引进职工和外部投资者参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改变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资产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国有企业改制支付经济补偿金惠及职工,满足职工和外部投资者参与改制的投资需求,降低资本投资的重置成本。同时,由于企业改革后经营效率的提高,增加了政府税收和职工收入,国家、投资者和职工受益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社会福利效用总量扩大。沿海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谓的帕累托效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快改革进程,减少改革阻力,立足企业的增量和长远发展,比静态地看改革时国有资产存量的变化更为重要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经济补偿 最新知识
针对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济补偿制度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济补偿制度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