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加快推进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各地区要逐步将其他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统一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稳步、有序推进。今年,云南省已明确将城中村、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
截至目前,在昆明主城建成区287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城中村382个,居住人口达106.5万人,城中村村民居住用地22.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4447万平方米。其中,二环路主城核心区内有城中村72个,占地面积1.94平方公里,占二环路内面积的4.3%,总人口约21万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0.8万人。数量众多的城中村既成为昆明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成为昆明跨越式发展中的瓶颈,城中村对城市发展资源的浪费和村内滋生的众多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昆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中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基础设施不配套
城中村建筑密度大,采光通风条件差,握手楼、贴面楼、一线天现象突出,有的房屋楼与楼之间的距离不到0.5米。城中村的道路、供水、供电、电讯、排水、消防设施不配套,各种管道、电线杂乱无章,采光通风条件差,排水排污不畅、内涝时有发生,垃圾成灾,卫生死角多,人居环境差。
□安全隐患多
城中村建设无序、农房加层严重,缺乏规划控制。城中村房屋普遍建到6层左右,高的甚至建到10多层。特别是房屋建筑无地质勘测、无规划设计、无消防配套、无抗震检测、无环保要求、无资质施工、无竣工验收等,抗震设防能力弱,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乡二元化并存
城中村没有完全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其发展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设施建设等方面仍保留着浓厚的农村特征。城中村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人居环境,还将城中村村民拒之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潮流之外,使城中村居民无法同全市人民一齐共享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的成果。
全文78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