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并由保监会作为此项工作的牵头部门。但此后,不仅业内对其可行性争论不已,公众更是以较为激烈的态度来谈论这一话题。
近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宣布从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正式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投保人群为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在保险公司试点资格方面,保监会表示需满足7个条件,如已开业满5年,注册资本不少于20亿元,申请试点时上一年度末及最近季度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等。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通过保险以房养老,意在给有意愿、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一种自愿选择和金融工具,带有市场化的性质,并不意味政府不管养老。目前,国内外都缺乏相关的经验,保险公司对此态度谨慎。推出产品和试点,只是为完善第三支柱体系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可能。
今年3月,在参与人数众多的新浪微博话题讨论组里,有超过4000名网友参与了以房养老的接受度调查,其中有超过67.9%的网民对以房养老的态度为无法接受。他们认为,一方面是以房养老不太适用于当前的现状,如无法评估未来的房价;另一方面,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将自己居住多年的房产抵押出去,无法留给子女,这样的现实难以接受。
事实上,除了中国人对这种养老模式较低的接受程度外,保险公司对这个新事物也多持观望态度。第一个担心就是房价下跌、抵押物会缩水;第二个担心是中国的土地使用权只有70年,有的甚至只有40年或者50年;第三个担心是房屋产权不清晰,老人去世后,子女再纠缠,不搬出去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个风险是通胀风险。保险公司面临的具体操作问题的确相当复杂。
点评:缓解独生子女一代压力、将不动产变身可支配财产,增加老人积蓄以房养老看上去很美,但推行起来却任重道远。首先,以房养老是一个小众的商业养老产品,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其次,以房养老模式要发展必须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大量资金的介入,仅靠商业运营难以发展起来;最后,由于未来房价走势不明朗,以房养老的模式有待进一步观察。
全文88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