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凡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这里的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权。2011年1月,一则“土地使用期满后会无偿收回”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法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土地使用权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划拨、出让、出租、入股等。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二、不动产是什么
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等。最直接就是房子,土地(此处指土地使用权这一类)还有灯柱这些,在长在地上的树这些动产:除上述以外的,是指能够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用途和经济价值的物。特殊的有船,飞机,车子这一类特殊动产,因为它们需要登记所以叫特殊,其他一类就是指桌子,椅子,电脑,办公用品。(电子数据那些不是)
三、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定义和区别
有形财产:就是说能看得见,有一定具体物理形态的,有价值的东西。
无形财产:最简单就是一些法律上的权利,专利,著作权,商标,债权,股权这一类东西。
1、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区别
无形财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是区别于有形财产的一个明显特征。
有形财产应该有物质形式,具有可触性和可视性,如可以触摸并看到厂房、设备、存货等。但是无形财产的证明文件也是可触、可视的,如也可以触摸并看到专利证书、特许经营权协议等。
2、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价值
实质上都来自其财产权利,而这种财产权利都是无形的。从形式上看,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区别并不明显,要区分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应从本质上考察。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本质区别在于;有形财产的价值是由它的有形性质所创造的;而无形财产的价值是由它的无形性质所创造的,也就是说,有形财产的可触的、有形的和可视的因素赋于其价值。有形财产的价值来自于它的物质特征,尽管其财产权利是无形的,但它来源于其物质特性。而无形财产的价值或来自于某些权利如许可权、抵押权等,或来自于一些无形因素影响,如竞争优势,独一无二性等,这些无形财产的价值来源都是无形的。
3.无形财产的价值就在于其创造性
它不像有形财产一样可以简单重复。虽然有些有形财产也具有创造性,但有形财产作为法律的物并不以创造性为必要条件。而无形财产则不同,无形财产如果没有创造性,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也就不会成为法律的财产。当然,不同的无形财产的创造性程度因类别不同而有所差异。
4.造成区别的原因
(1)造成第一点区别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根据一定标准对财产的分类而形成的。
(2)第二点区别源于无形财产和有形财产的本质的差异。因为法律上的财产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无形财产不具有物质性,不像有形财产那样以物质的实体具有价值,而是因它的创造性而具有价值,所以创造性是无形财产赖以存在的基础。
5.区别造成的结果
(1)两者占有状态的不同,即无形财产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有形财产的占有则是有形的控制。由于无形财产不具有物质性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人们对它的占有不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占据。无形财产虽不具有物质性,但它必须通过具有物质性的有形财产表现出来。
(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由于无形财产的非物质性,无形财产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有形载体,因此它的使用不会像有形财产那样会损耗,而且无形财产可以被多个主体共同使用。
(3)不发生消灭无形财产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无形财产不会像有形财产那样因实物的使用而消灭。同时,有形交付与法律处分并无联系,因此非权利人可能通过非法律途径去处分属于他人而自己并未实际占有的权利。
(4)衡量两者的价值尺度不同。有形财产,作为劳动产品,其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取决于人的劳动,量的规定性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无形财产本身是无价的,它不能用价值理论中的相对价值理论来衡量,而是通过人们对其对象的利用表现出来的,所以无形财产的价值量取决于其对象被社会利用的程度和范围。
(5)由于无形财产的非物质性,它在空间上可以无限再现或复制自己。当其他人获得某一无形财产时,并不导致无形财产的所有者丧失这一无形财产,他仍拥有它,并可以和许多人一起使用它。这也容易导致无形财产权被不具权利的人侵犯。
四、土地使用权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
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因此土地使用权理应属于无形资产。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