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但工伤认定并非劳动仲裁的前置程序。在劳动保障部门拒不做出工伤认定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关系明确,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做出不予受理通知书或仲裁裁决后,如当事人仍然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公司拖欠工资怎么讨薪
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注意: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未经劳动仲裁,就不能提起民事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二、工伤法院起诉要多长时间
关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依据我国法律规定,都必须要走仲裁前置程序。关于工伤索赔的诉讼在我国依法也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因此必须走仲裁前置程序。但是在我国,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工伤待遇赔偿,还必须履行以下前置程序:1、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如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可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部门自受理之日起60天内做出工伤认定结论申请书;2、劳动者凭工伤认定决定书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一般在30天内出具鉴定结论;3、劳动能力等级确定后,用人单位拒绝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后,劳动者需在一年时效内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审限60天。如最终工伤职工不认可仲裁裁决结果,才可以自签收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述只是法律规定的相关时效和审限,但实践中因各种因素,会使案件进展所需时间存在高度不特定性,具体时间无法准确预估。
三、经济仲裁与劳动仲裁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适用对象不同。经济仲裁适用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关系,处理的是经济合同纠纷和财产权益纠纷;劳动仲裁适用于个人与单位之间劳动关系,处理的是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工资、劳保、辞职辞退、劳动补偿以及工伤等方面产生的劳动争议。
2、设立依据不同。经济仲裁机构是依照规定由地市人民政府组建的专门处理经济纠纷的独立部门;劳动仲裁机构是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在劳动部门设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组织。
3、立案条件不同。经济仲裁必须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订有明确具体的仲裁条款或事后已经达成仲裁协议,才能申请立案。劳动仲裁是法律规定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只要个人与用人单位签有劳动合同或者形成事实上劳动关系,发生劳动争议后就可以申请立案。
4、适用法律不同。经济仲裁是双方当事人同意就相互之间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经济纠纷通过仲裁一裁终局法律手段解决的方式,适用的是《民法典》、《仲裁法》等民商事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惯例和商业规则。劳动仲裁处理的是劳动争议,适用的是《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5、仲裁效力不同。经济仲裁属于一裁终局,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除非法定原因,当事人不能再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与人民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多数情况下可以再提起诉讼。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