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执行现实】五一前一周,在上海从事行政工作的何慧就接到通知,单位安排节日值班。并且,按多年惯例,没有加班费或补休。去找领导说理,领导却振振有词:值班是员工的义务,和加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除了节假日想休不能休,还有不少人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双休变单休甚至无休,却也得不到相应补偿。上海金融从业者齐磊说,他们这一行竞争激烈,周末休息基本上是奢望,下班最早也要晚上10点以后。忙季,每周要工作80小时以上,不少同事就自带寝具住在单位了。
【专家点评】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全兴:把加班变值班,是偷梁换柱,表面遵守,实际拒不执行。有些岗位节日值班无可厚非,单位支付值班津贴即可,比如保安。但明明是加班,也称为值班,就不合适了。值班和加班的区别在于是否工作,值班期间如果工作,就应该按劳动法规定加倍付酬。可实际上,因为加班费的争议而打上法庭的官司非常少。大部分劳动者都有一种弱势心理,不想为了这点小钱而得罪上级甚至丢了饭碗。这也成了一些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有恃无恐的底气来由。
全文60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