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算入公摊面积吗
公摊建筑面积,即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简称公摊面积或公摊。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有关公摊面积分摊的办法规定,凡是为整栋楼服务的楼梯、电梯、消防通道等,都是作为公摊面积分摊给业主的,一般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公共门厅、过道等的建筑面积以及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的面积。
公摊并非越小越好
一般来说,公摊面积过大,势必降低房屋的性价比,那么公摊面积是不是越小越好呢业内人士分析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公摊面积过小即意味着配套公共设施规模的缩减,这样也会影响住宅品质。
公摊面积到底多大才适宜呢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家只规定共有面积公摊系数的有关计算原则和方法,并没有规定公摊系数计算结果和大小范围。根据业内经验,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约在0.10—0.15之间;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约在0.15—0.20之间;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约在0.20—0.25之间。
学会计算很重要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其实非常简单,简单说就是公摊系数乘以自己房间的面积数。也就是说,只要知道了公摊系数,就可以知道房屋的公摊面积了,而公摊系数通常是开发商宣传自己楼盘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么公摊系数是如何算出来的呢从公式来看,公摊系数=各户总的公摊面积之和/各户套内建筑面积之和,而总的公摊面积=各户总的建筑面积-各户总的套内面积。
公摊面积公式看似非常简单,然而出问题最多的就是公摊系数。很多时候,购房者对于计算公摊面积所涉及的数据:如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整栋建筑物各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是不得而知的,因而公摊系数也就没办法有效算出。
这就要求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多长一个心眼,比如让开发商出示有关计算公摊面积的数据,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也可以要求开发商列明公摊公用建筑面积的具体项目以及各项目的面积,这样业主可以通过数据求出公摊面积,以明确自身的权益。
房屋公摊面积怎么量
房屋公摊面积的量法: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高层住宅比例大约25%。
1.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储藏室、壁柜等分户门内面积的总和
(2)套内墙体面积
(3)阳台建筑面积。
2.套内建筑面积=(1)+(2)+(3)=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3.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为: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其中,需要测量的数据需由产权部门测绘队进行实地测量。
4.一般情况下,住宅类的商品房公摊面积大致在10%-25%左右;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约10%-15%;小高层住宅一般在20%以内是比较合理的水平;而30层以上的住宅因为电梯数量的增多,公摊通常都在25%左右。
5.而酒店式公寓等高级住宅因为大厦内的公用面积偏多,公摊也有可能在40%以上的。从建筑形式上分,一般塔楼的分摊面积要大于板楼的分摊面积。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