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消极怠工人员解除合同: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处理消极怠工的员工的办法:对于消极怠工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或违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根据您的描述,员工存在消极怠工情形,公司可以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并保留证据,即将员工消极怠工情形列明并在制度中写明。 其次,可以在制度中明确,如果员工消极怠工经过两次通告后拒不改正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视为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这样,可以为公司解除合同作出铺垫。 再次,建议企业保留好制度和员工消极怠工的证据资料,达到规定程度的,可以考虑解除劳动合同,这时用人单位是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的。
(一)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二)申请书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自做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四)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五)当事人接到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六)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将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七)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八)仲裁庭做出裁决前,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仲裁庭经审查后,认为其撤回申请成立的,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准予撤回申请决定书》;但被申请人提出反申请的,不影响反申请的审理。
可以解除合同。守约方可以选择解除合同,由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支付违约赔偿金;守约方拒绝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可以根据合同内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违约方按照约定方式继续履行该合同;违约方仍消极履行的,守约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1,036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