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占制度是最为古老的取得财产的自然方式之一,早在罗马法中已成为一项被罗马法学家深信不疑的原则。所谓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的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换言之,是蓄意占有在当时为无主的财产,目的在于取得财产作为己有。[1]罗马法学家认为,如果人类果真能够生活在自然的制度下,先占必将成为他们的实践之一。先占是一个手续程序,通过这个手续程序,原始世界的无人物件在世界历史中即成为个人的私有财产。从法制史上看,先占最初给予一种针对世人来说是排外的但又只是暂时享有的权利,到后来,这种权利一方面保持其排外性,同时又成为永久的。在罗马法学家的眼里,可成为先占的客体,即无主物的物件是极为广泛的,如野兽、第一次被发掘出来的宝石、以及新发现或以前从未经过耕种的土地、荒废的土地以及敌产。在以上物件中,完全的所有权为第一个占有它们、意图保留它们作为己有的占有人取得。正如英国法制史大儒梅因所说:罗马人的先占原则,以及法学家把这原则发展而成的规则,是所有现代国际法有关战利品和在新发现国家中取得主权等主题的起源。
关于先占的性质向有三说:法律行为说、准法律行为说、事实行为说。(一)法律行为说。法律行为说强调先占的成立,须先占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标的物,从而取得所有权。此说的不足是将所有的意思混同于效果意思。(二)准法律行为说。准法律行为说认为先占属于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基于法律的规定而发生的取得所有权效果的制度,属于准法律行为中的表现行为。此说无法解释何以在没有意思表示的事实行为中存在大量的先占问题。(三)事实行为说。事实行为说认为先占中的以所有的意思同取得时效中的以所有意思一样,非指效果意思,而是指事实上对物有完全支配管领的意思。基于先占无主动产的事实,法律赋予占有人取得所有权的效果。
我们主张先占的性质属于事实行为。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核心区别在于:后者不依赖行为人的意图而产生法律后果,而前者的法律后果之所以产生恰恰是因为行为人表示了这种意图,即法律使其成为事实行为人意图的工具。[3]而基于先占取得所有权,先占人对标的物的主观认识,存在与否,正确与否,在所不问。故采事实行为说,更为妥当。
全文90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