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针对监护人资格的规定,我国监护人是为了精神智力不健全的自然人,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帮助其能够进行正常的民事活动,也为了保护政策的民事活动秩序的人。我国的监护人制度是出于保护以及保护民事活动正常秩序而设立的,主要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
民法典监护人的具体职责有哪些
监护人有以下这些监护职责: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3、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全文68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